2019年年初,国家邮政局推动实施“9571”工程,对电子运单使用率、不再二次包装率、循环中转袋使用率提出了明确目标。2020年实施的“9792”工程,给快递包装回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加快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和国家邮政局办公室2021年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提出通过开展试点,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模式;推广一批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绿色低碳的可循环快递包装产品;促进可循环快递包装使用规模和比例明显提升,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投放和回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回收方式更加丰富有效,调拨运营网络基本健全。
2020年12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要求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加强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培育循环包装新型模式,加快建立与绿色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标准和政策体系,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
十年来,全行业不断推广环保应用,促进邮件快件包装的减量化、绿色化和再利用,设计应用新型包装、简约包装,大力推广使用电子运单,使用环保包装袋及填充物,减少塑料胶带使用量,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管理,建立健全快递包装回收体系。末端循环包装也不断推陈出新,“漂流箱”“丰.BOX”“青流计划循环快递箱”纷纷问世。
绿色之路很快结出果实。目前,电子运单基本实现全覆盖,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5%,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到70.1%,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1.5%,在营业场所设置了7.6万个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不断投入使用的新能源快递车辆持续降低行业碳排放;顺丰将包装材料满版印刷改为无底纹印刷,节省油墨用量70%,蜂窝箱代替木箱包装,每年节约原木360吨;京东物流研发“专利防撕袋”,采用安全环保的新型塑料,消费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循环使用;菜鸟通过“智能打包算法技术”,可迅速将商品与箱子的长宽高、承重量进行匹配,一年可节省约10亿个包装箱,保护324万棵树木;不少末端网点设置了包装废弃回收装置,每年预计可以循环再利用上亿个快递纸箱,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种下74万棵梭梭树……
绿色是邮政快递业最为人熟悉的颜色,绿色,也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底色。万千包裹出林海,十年来,每一名消费者、从业人员都亲身参与环保事业,低污染、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快递,为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