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手正在进行救援连挂比赛。

学生组选手模拟器赛场。

救援连挂实车赛场。
劳动创造幸福,技能成就梦想,大赛点亮人生。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简称本次大赛)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
本次大赛为国家一类大赛,由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主办,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报社有限公司、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承办,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协办。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职业,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便捷舒适通勤服务的重任,体现着绿色交通发展方向。在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堪称“流动的城市”,而列车司机们手中握着城市轨道的“生命线”。
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约有8万余人,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参加了本次大赛的技能比拼。该赛项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其中,职工组共21个代表队54名选手,学生组共20个代表队93名选手。
层层选拔 精心筹备
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展示行业形象和劳动者出彩人生的重要平台,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举措。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了安排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交通运输工作、职业技能竞赛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本次大赛作为行业技能人才的盛会,成为提升轨道交通列车行业展示技能、切磋技艺、传承匠心的重要契机。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原计划去年举行的大赛几经波折,各地经层层选拔组成的参赛队伍也几易阵容。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组参赛选手张梁原是该校参赛队伍中最年轻的成员,一年过去,原先的搭档毕业离校,走上工作岗位,张梁也成为队里年龄和资历最“老”的,更新后的两位搭档都是他的学弟。类似情况在其他代表队中也有发生,选手和赛事各方的准备和期待都酝酿已久,本次大赛最终成功举办,更显难得。
启动仪式上,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交通运输部职业资格中心副主任、纪委书记李好明表示:“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一线从业人员广泛参与、展示行业精神风貌和职业风采的品牌,极大增强了从业人员的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营造了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
既考查理论知识又考验实操水平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赛项职工组为单人赛,学生组由3人组成一个竞赛团队。竞赛总成绩满分100分,由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成绩组成,既考查选手的理论知识储备,又考查实操水平。其中,理论知识成绩占30%,技能操作成绩占70%。
职工组技能操作竞赛包括实车操作和模拟器操作两个模块。其中,实车操作模块包括驾驶技能和救援连挂两个项目,模拟器操作模块包括列车操纵、列车故障处理、应急处置3个项目。
驾驶技能项目采用真实地铁列车在试车线上进行,竞赛选手应完成两次动车及对标停车,第一次动车的运行速度须达到每小时60公里,第二次动车的盲测运行速度须达到每小时40公里,目的是在一定时间考核选手的对标停车能力、驾驶平稳度和速度判断能力。
救援连挂项目同样在真实地铁列车车场进行,连挂地点设置在平交道口处,选手担任救援列车司机进行连挂作业,被救援列车司机由辅助人员(同一单位的另一名参赛选手)担当,目的是在有效时间内考核选手的连挂作业流程、连挂平稳性。
学生组理论知识考试取团队3人平均成绩。技能操作部分均在模拟设备上完成,包括驾驶规范、对标停车、开关门作业等标准化作业,以及应急故障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救援连挂,共4个项目。3名选手轮流担任列车司机、行车调度人员、车站人员,相互协作完成一次值乘任务,由裁判全程综合打分。此外,还会对3名参赛选手的呼唤应答规范性及联络用语规范性进行考核。